手机招聘

手机版

舟山人才网
微信招聘

官方微信

舟山人才网
网站客服:0580-8910000
首页 >>职场宝典
过度提醒,有时是一种打扰
2025/9/15 8:57:59 来源:本站收集

过度提醒会打乱节奏

生活中,总有人习惯性地给出提醒,出发点或许是好意,但过度的提醒却容易在无形中打乱对方的节奏。
比如,你正沉下心来处理一份文件,同事却每隔几分钟问一句:“进度怎么样了?”“能按时完成吗?”原本顺畅的思路,就被生生打断;又比如孩子在写作业时,家长站在旁边不停叮嘱:“这个字写歪了”“这个笔画顺序错了”,结果,本来做得挺好,却在一次次提醒中变得心浮气躁。
一个人做事时最需要的,是持续的专注从容。过度提醒,会让人产生一种“总有人在催”的紧张感,很难静下心去完成当下的工作。事情未必更快,心态却更容易浮躁。
有时候,真正有效的关心,不在于不断提醒,而在于给予信任和空间。相信对方有能力安排好自己的节奏,在别人需要时再及时伸出援手,往往比一遍又一遍的叮嘱更让人踏实。

让人感到不被信任

提醒一次,是关心,但过度的提醒,就可能让人感到不被信任。“你做饭放盐了吗?放了多少?”“你说你要准备考试,你看的资料对吗?”“你确定没问题?这个步骤真的对吗?”这些话听多了,会让人感觉自己总是在被怀疑。这种感觉,会在关系里慢慢滋生隔阂。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判断被尊重,自己的能力被看见。被信任的人,会觉得自己被尊重,会更主动地去完成一件事。相反,如果总是被提醒,就像时刻被盯着,容易让人心里不舒服。

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状态,是彼此理解和托付。提前提醒一些关键点,适度提醒对方注意事项,当然非常有必要,只是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要过分干涉他人的决定。


破坏做事的内驱力

一个人愿意努力,不仅仅因为外部的要求,更因为内心的驱动。过度的提醒,会渐渐让人从“我想做”变成“别人要我做”。长此以往,做事就失去了内在驱动,只剩下被动完成的压力。
想象你本来计划今晚去跑步,可被一次次地提醒:“不要晚上锻炼,早上去”“你才跑2公里啊?5公里才够吧”“你配速太慢了”“你就是太胖了,一定要坚持每天跑步”……本来是自己主动去做的事,却在这一次次的“好心提醒”后,泄了心气儿,就算开始跑步,也觉得是替别人完成任务,而不是自己想要去做。
当事情被当作任务去应付时,效率就不会太高,也更容易感到疲惫。而当一个人出于自愿和热情去行动,往往会做得更认真,结果也更好。
真正的激励,不是一次次的催促,而是让人感到自己被尊重。过度提醒给出的往往是压力,真正长久的力量,来自于内心的自觉和热情。学会把掌控权交还给对方,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才是对彼此最大的成全。

1 2 3 4
网警

客服热线:0580-8910000 2025505 2025525 企业客服QQ:1227279393 个人客服QQ:1275759393

免责申明:本网站信息均由求职者、招聘者自由发布,上奇人才网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浙B2-20090313-4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浙)人服证字[2023]第0902000513号 举报电话:0580-2281082

CopyRight©2006-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662727@163.com 本站关键词: 舟山人才网 上奇人才网

浙公网安备 33090202000568号